「人文導向的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」

「人文導向的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」

劉 舜仁

摘要


大學教育近年瀰漫一股強烈的反思,關於大學的社會責任、關於跨領域創新教學、關於以人為本的關懷。這是對應臺灣過去大學重研究輕教學、與社會及產業嚴重脫節之現象,進而醞釀、激盪出來的一種翻轉的力量,其中一部分來自大學內部師生的自覺與反省;一部分來自國家政策的引導,包含由中央部會啟動的「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」、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」、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」、「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」、「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」等等。大學的自覺與反省加上國家政策的引導,產生了許多精彩且具創新性與實驗性的、以人文及社會關懷為導向的跨領域課程及場域實踐,非常值得進一步分析探究,將龐雜的經驗與資料轉變為可理解的系統知識,作為後續相關議題的推進與參考。

此次專刊有幸得到不少曾經參與前述計畫的大學教師之響應,經徵稿審查,最後收錄了6篇論文。在方法上,幾乎所有論文都採用了「設計思考」或其修改調整的模式來建立課程架構與教學方法,以達到跨領域協同創作的目的。在場域上,因應大學所在的區域或因教師個人的資源連結,涵蓋了城市、鄉鎮與原住民部落,多數皆投入不少時間進駐經營,並且提出適時適地的課程支援系統。在社群上,從教師作為核心再放射擴大到其他利害關係人的相關群組,接著經由課程與場域編織出綿密的流動與相互滲透的網絡關係。最後,6篇論文的重點分別為:(1)以設計思考導入地方創生;(2)從設計觀點檢視人社領域的社群參與;(3)以場域為根基的人社師生跨領域教學模式;(4)設計專業與原住民部落的相互學習與彼此增能;(5)從社會文化脈絡探尋活耀老化之機會;(6)大學教師的多元角色與社會影響力。

人文導向的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若要能持續發展,需要的不只是熱情,也需要經驗與知識的累積。此次專刊的論文研究勾勒了近年臺灣的大學院系參與的大致輪廓,提供了現場經驗轉換為學術論文的具體參考。在此衷心感謝所有作者為本專刊投入的心血,期待此類努力能夠持續不斷,逐漸縮短大學與社會及產業的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