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板山國際雕塑公園場所精神之特質研究
林 昆範, 謝 佩芯
摘要
角板山國際雕塑公園坐落於桃園縣復興鄉,復興鄉為北台灣最大的山地鄉,住民包括90%的泰雅族原住民,以及少數的排灣族、阿美族原住民,因此復興鄉也被稱為泰雅之鄉,泰雅原住民的文化氣息相當濃厚。該雕塑公園為我國開創國際城市藝術之先河,由吳炫三先生及法國藝術策展人G rard XURIGERA共同邀請12位國際著名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創作,在此集結成為台灣首座國際性的雕塑公園。近年我國政府積極推動國際觀光與地方產業之發展,本研究認為凝聚民眾認同與發揮地方特質,可有效拓展觀光資源並提升地方生活品質,因此希冀藉由角板山國際雕塑公園公共藝術場所精神之特質研究,探討「人、物、空間」之相互關係,以理解並發揮地方特質。研究目的為(1)探討公共藝術場所精神的特質、(2)分析公共藝術場所精神在背景屬性的認知差異、(3)探究公共藝術作品的風格與喜好、(4)論述公共藝術場所精神的意涵。使用因素分析、調查研究法、深度訪談法,以「自然環境」與「人文環境」2大層面,以及「天地人神」4個面向,探討雕塑公園內12件公共藝術作品與環境之關係。本研究發現角板山雕塑公園之公共藝術作品,對於場所精神的建立發揮預期效果,並驗證公共藝術品的存在,乃是透過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2個隱性變數,建立公共藝術品的場所精神,場所特性因素包含:基地融合、特色風格、設置認同。年齡差異會影響觀者對公共藝術的態度,其中又以10-19歲與40-49歲兩階段的差異最大。整體而言「藝術如樹,樹如藝術」作品最具「造型」、「意涵」、「喜歡」與「印象」4項要素。場所精神需要具備之各項意涵如:自然環境的調合、文化意涵的融合、在地歷史的思維與社教功能的延展,如此不但可引領我國進入國際公共藝術創作之門,亦可藉此擴展公共藝術之場所精神,並開創地方特色永續發展的未來性。